欢迎来到云好人!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泰顺 [切换]

      峰回路转!泰顺木偶剧团数十年起伏与传承

      2023-10-01 10:27:13发布,长期有效,227浏览
    • 收藏
    • 置顶  |
    • 举报  |
    • 区域:泰顺
      • Q Q:867735559QQ在线交谈
      • 联系人:王苏杰
      • 电话:188****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云好人提醒您: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记录好人好事,歌颂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好人一生平安!本站旗下有《中国好人网》以及各县市《好人网》请记住我们!
    • 信息详情

    来源: 泰顺3000年

    泰顺提线木偶戏源远流长,它从民间流动戏担走村串乡到登上大雅之堂,得力于解放后木偶剧团的专业化。新华木偶剧团在县里重点扶植下搬上省城大舞台,县内四大全职业剧团专业从事木偶演出与研究。文革后,木偶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县文化部门主办县实验木偶剧团,培养新一代人才。但木偶剧团也经历起落沉浮,每当剧团陷入低谷时,总有一次大舞台的惊艳演出带来转机。数十年风雨一个轮回,实验木偶剧团造就的新人如今也到了当年老师的年龄,泰顺木偶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他们为传递艺术薪火而继续努力。

    扶植新华剧团,驰誉省城泰顺素有“木偶戏之乡”的美誉,境内木偶戏始于宋末,盛行于明清,清末兴盛时期有120余个戏班子,到解放前仍有50多个戏担,在浙南闽东享有盛名。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泰顺木偶戏迎来新的发展时机。

    1950年,泰顺有几十个木偶剧团。这些戏班负责人参加了县里举办的第一期木偶艺人学习班。次年9月,为配合县物资交流大会,20多个木偶剧团齐聚罗阳三峰寺(今县政府办公楼所在地)会演,每个班子都演一出至少三个小时的剧目,足足演上7天。他们各展才艺,轮番上台斗戏,精彩纷呈,让山城百姓享受一场文化盛宴。之后,县文化部门调整优化木偶剧团,经登记留下十多个剧团。

    1952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化事业管理局得知泰顺木偶剧团甚多,为了挖掘泰顺的木偶艺术遗产,弘扬文化,特意拨款500万元(旧币面额较大),指示泰顺县文化部门重点扶植一个潜力较好的木偶剧团,鼓励其改革旧戏、创作新戏,以点到面推动木偶戏全面发展。

    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想到红星木偶剧团,其负责人林守钤的木偶技艺名闻遐迩,在本年度的全县木偶戏调演中,他与徒弟黄泰生演出剧目《李闯王进京》,师傅提线,徒弟打鼓板,配合默契,演技精湛,又因剧目中农民起义的主题贴合时代的革命精神,而深得县文化局领导的赞赏。县文化馆决定以红星木偶剧团为基础班底重点扶植。

    那时,红星木偶剧团资金缺乏,很长一段时间里未添置设备,剧团37个木偶就有20个不达标准或已损坏,鼓板、戏箱、衣袍等或旧或破,其陈旧面貌显然难以跟上时代潮流。县文化馆将省里的拨款用于红星木偶剧团添补行头设备。剧团到温州购置了鼓板1堂、软帽40顶等,还添置了金銮殿、官堂、农房、地主房、雪景等道具各1套,还有雪衣、新军装等,从这些新添道具可知,剧团不再禁锢于以往的老戏路,与时俱进,有创作革命题材剧目的计划。

    之后,红星木偶剧团改名为“新华木偶剧团”。解放初期泰顺大多数木偶艺人不通文墨,长期以来唱词对白唯凭口授相传,县里派了一个速成识字法教员教艺人们读书识字。为了给全县木偶剧团树立典型,新华木偶剧团改革唱词、口白、动作、化装。

    新华木偶剧团成员共8人,有泰顺的,也有福鼎的,如泰顺的谢晓明、陈英竹,福鼎的徐振娇、张英华、徐茂兰,而祖籍福鼎的提线团长黄泰生人如其名,生于泰顺长于泰顺。他们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与排练,1953年3月份开演,起初也是同以往一样在泰顺、闽东一带演出。

    泰顺新华木偶剧团来杭州演出这年10月,浙江文化事业管理局邀请泰顺县新华木偶剧团到杭州参加展演。剧团在黄泰生的带领下亮相于杭州戏剧舞台,他们上演《三借芭蕉扇》《四姐下凡》《无底洞》《刘海取金钱草》《水帘洞》《父子会》等。木偶戏这朵山城奇葩在省城娇艳绽放,艺人们连续演出一年,反响热烈。艺人们在文艺荟萃的省城博采众长,虚心听取观众意见,如改进用人手搬桌椅、取壶摆杯等做法,改进木偶台步。黄泰生还多次向人民京剧团学习“猴戏”,后经人介绍认识“南派猴王”六龄童。

    1956年春,新华木偶剧团参加全省木偶戏、皮影戏会演,技惊四座。省文化局决定以新华木偶剧团为基础,另抽调平阳、文成、洞头木偶艺人成立国营浙江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其中新抽调的泰顺木偶艺人有黄宗衙、王盛仰(又作王成仰)等。后来,调泰顺县文化馆首任馆长董天泽任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团长。剧团有木偶演出队、皮影演出队,木偶演出队的队长为泰顺的林守钤。那时,剧团在杭州的剧院、学校等巡回演出,场场爆满,还经常有接待外宾的任务。陈毅副总理曾陪同缅甸、巴西的政要观看木偶表演,勉励泰顺艺人争取出国演出。

    1957年初,浙江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木偶演出队在泰顺县雅阳、仕阳、三魁、罗阳、筱村、百丈等地演出。演出队从2月27日一直演到3月20日,演出剧目有泰顺老百姓喜爱的传统神话剧《水漫金山》《火焰山》等,也有新编的童话剧《这里没你的份》《四只小野鸭》等。

    1957年初省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木偶队在泰顺多个乡镇巡回演出木偶演出队此次巡演还计划招收一批学员。这年,季桂芳初中刚毕业,他从三魁家中独自步行一天到县城观看木偶演出,报名参考剧团。他自小痴迷木偶戏,看戏后意犹未尽,就用泥巴塑成人偶,再剪几块碎布纸片作衣裳,在薛宅桥上与小伙伴们有模有样地演起木偶戏。黄泰生早就有意培养这个“好苗子”,此次正好借机将他招进浙江省木偶剧团。据说,当时季桂芳母亲不愿儿子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受苦,季桂芳跪在母亲面前苦苦哀求才终于获准随剧团到杭州学艺。季桂芳在剧团学习木偶雕刻,此后又相继得到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美术工艺大师指点,木偶雕刻的技艺突飞猛进。后来,季桂芳在浙江省木偶剧团从事木偶的造型设计和雕刻制作,创作了《三打白骨精》《追鱼》等经典剧目的木偶。在剧团里,他与黄泰生完美搭档,一雕一演,共同推动泰顺木偶头雕刻技艺、提线木偶戏的发展。

    职业剧团兴衰与艺人处境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县内木偶剧团分为全职业剧团、半职业剧团。全职业剧团是集体所有制性质,组织完善,团员的表演水准较高,每位专职艺人每月由国家供应粮票32斤。县内全职业剧团较为出名的有民主、胜利、新生、新兴四大剧团。民主木偶剧团的成员主要是筱村一带的艺人,如吴行瑶、黄宗衙;胜利木偶剧团是洲岭、垟溪一带的艺人,如王景美、陈福坚等;新生木偶剧团为柳峰、龟湖等地的艺人,如周德、王盛仰等;新兴木偶剧团为雅阳一带艺人,团长为李英传。

    三个半职业剧团半职业剧团有大众木偶剧团、五星木偶剧团、解放木偶剧团。半职业艺人要参加农业生产,农闲外出演出期间,每人每月补贴粮票5斤,演出收入除了提取部分公积金用于添置木偶道具外,其余归艺人支配。那时,县里每年都会召集艺人到县里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思想觉悟,交流演出经验。艺人们顺应时代潮流,推陈出新,将革命题材及反映阶级斗争或社会新风的小说与故事改编成木偶剧,创作了现代戏《林海雪原》《半夜鸡叫》《春到草原》等,当然也有泰顺革命剧目《九峰歼敌》。现代戏中有木偶持枪动作,据说当年在木偶戏中创造性地增加火药特技,以求更精彩逼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泰顺艺人在温州木偶现代戏会演中获奖,这在当时是极为不容易的。1965年,在大安区战州公社下武洋大队(今属三魁镇)还举行了全县木偶现代戏会演。

    木偶戏事业在党的重视关心下蓬勃发展,艺人的政治地位也相应提高。原本在旧社会受人轻视的木偶艺人在新时期有了“文艺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体面称呼,县里每届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木偶艺人的身影,他们为弘扬木偶文化建言献策。如,1954年泰顺县首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筱村木偶艺人黄宗衙提案:“木偶剧团这种半职业的组织是否可以登记和发证明,以便正式。”1963年,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木偶艺人吴行瑶提案:“全职木偶艺人的粮食由生产队供应,外出演戏应由粮食部门先换给流动粮票。”在杭州、宁波等地工作的艺人也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如林守钤当选为中国戏剧协会浙江分会理事、宁波市人大代表、杭州市政协委员。

    然而,有些木偶艺人生活依然困苦。解放前,乡村举行迎神赛会等保太平活动,村里筹集“红包”邀请木偶戏班子助阵,艺人不用为营业犯愁。解放后,取缔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木偶戏节目,艺人到地方演出或靠区乡干部安排演出费,或售票赚报酬,而那时提倡表演现代戏,买票的群众并不多,收入不稳定。个别基层干部认为艺人演出影响农业生产,有意阻碍,有些泰顺艺人总结道:“春耕生产不准演,青黄不接不准演,秋收秋种不准演……”一年下来可以演戏的时间并不多。1957年5月,泰顺县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有木偶艺人在会上诉说苦衷:某艺人拿着县文教局的介绍信到乡村演出,被一干部以妨碍生产为由当场撕毁介绍信。

    1958年,泰顺兴起“大炼钢铁运动”,以钢为纲,木偶艺人要为炼钢服务。如全职业的胜利木偶剧团到下洪演出时,要配合炼铁与宣传工作。凌晨三点钟,艺人们就早早起床,敲锣打鼓,挨村挨户发动群众烧木炭。有的艺人主动上山砍柴烧木炭,有的挑运木炭到三魁。在这全民热火朝天大炼钢的氛围中,不说艺人未能安心钻研艺术,群众也没多少闲暇看戏。

    配合炼钢与宣传工作在这种情形下,剧团散的散,艺人转业的转业,相比解放前,全县木偶剧团数量不增反减。在此期间,县里也采取很多措施来抢救木偶戏,如加强对职业剧团的领导、健全剧团组织、举办木偶艺术训练班、发放救济款扶持贫困艺人等。1963年,泰顺进行木偶艺人精简工作,保留全职业木偶剧团1个,39名职业艺人中口粮重点保留18人,其余21人下放到农村。此后几年,又有几位艺人因年纪增长,先后主动申请转业,下放到农村。

    文革后创办实验木偶剧团文革期间,木偶剧团被迫解散。林守钤下放到宁波二轻局,后被红卫兵当作“木偶祖师爷”批斗一年。浙江省木偶剧团撤销后,黄泰生、季桂芳等人从宁波返回泰顺,黄泰生改行做裁缝,季桂芳则在三魁农机具修造厂做油漆工,设计家具。这段时期,很多戏担遭到毁坏,艺人弃艺改行,木偶剧种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值得庆幸的是,木偶雕刻艺术家“曲线救艺”,无意间带动了泰顺玩具业发展。有一次,县手工业联社负责人张怀俊拿着木旋的雨伞柄跟季桂芳说,泰顺木材这么多,能否利用当地的材料和工艺做成工艺品。季桂芳接过光溜溜的雨伞柄顺手画上笑眯眯的眼睛与白胡子,一个老寿星就此诞生了。1972年,县工艺美术厂创办后,季桂芳将木偶造型艺术与传统车木玩具结合起来,精心设计了民族娃娃、西游人物等车木玩具。那时,黄泰生闲居在家,季桂芳介绍他来工艺厂跑供销。每逢艺人相聚,总是为木偶戏濒危的境遇而唏嘘感叹,多少个夜晚他们梦回舞台。

    老寿星,下面为“江南丝竹”木偶造型粉碎“四人帮”后,文艺逐渐复苏,上级指示恢复泰顺木偶剧团。1978年初,县文化馆郑继衡等走访老艺人,调研泰顺木偶的情况。县里成立由吴行瑶、季桂芳、黄宗衙、黄泰生、夏克强等五人组成的筹备小组,他们到福建观看演出,与泉州木偶剧团座谈交流,学习先进的表演经验。

    筹备小组成员回到泰顺后分工协作,夜以继日地雕刻木偶、制作道具、搭建舞台架、安装灯光设备。那时文革刚结束,艺人们选择剧目还很谨慎,现代戏是可以放开来演的,但排练传统的神话剧,要先将剧目内容上报给县文化部门审核。那时,电影《三大白骨精》在影院热映,于是,艺人们选择这个题材剧目作为第一场排练的戏。他们闭关排练戏曲,十年沉寂,让他们憋着一股劲,一提木偶就手舞足蹈,一闻鼓乐就废寝忘食。县领导关心木偶剧团的成长,多次到排练现场看望艺人,县委书记施松涛还给剧团取名“泰顺县实验木偶剧团”,剧团系县属大集体性质。后来,县里给几十名木偶艺人落实政策,给原全职业剧团的夏克强、吴细豹、夏守件、叶崇河、陶大勋、王存意、林汝芽等艺人复工复职。10月1日晚上,木偶戏《三打白骨精》以崭新面貌出现在罗峰剧院的舞台上。台上曲声缭绕,木偶顾盼生姿,忽然“咻”的一声,黄泰生用一根长铁丝将孙悟空的木偶挥到观众席前,又迅速飘回到台上,仿佛真的齐天大圣驾临,上天入地,引得观众阵阵欢呼。

    孙悟空木偶合影尽管剧团排练了连台好戏,但剧团成员大多是老艺人,年老体衰,面临后继乏人的处境,急需注入新鲜血液。为了培养木偶艺术新一代,县里举办木偶剧团培训班,在全县统一招考,招收初中以上学历的青少年。1978年通过严格考核,招收徐细娇、陈三法、陈碧敏、黄小友、翁士升、季天渊等6人为学员。值得一提的是,学员当中有几位女生,这是泰顺自有木偶艺术以来首次出现女艺人的身影。林守钤、黄泰生、蔡其定、季桂芳等人为培训班教员。

    1980年,泰顺实验木偶剧团吸收张淑华、华建飞,蓝锡芝、曾家华、张湘芝、董金华、包日拼、蔡晓华、叶晓华、卓亚晓、毛秀英、林辉、包长如、林典华、季桂月、毛信录、林赛兰、林小荣等18人为学员。教员因材施教,嗓音条件较好的学员,传授木偶提线技艺,有音乐天赋的,教其拉琴奏乐等。学员在学习期间,每人每月可以领到生活补贴费14元,结业后成绩合格的,分配到县实验木偶剧团工作。

    县文教局将局里全年文化经费5000元全部投入培训班,勉励学员勤学苦练。经过数月的训练彩排,1980年11月初,年轻的演职员在全县木偶戏会演中表演木偶剧《水漫金山》《火焰山》。他们精湛的技艺与婉转的唱腔,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还得到温州地委宣传部领导的赞赏。这次演出标志着泰顺的新生代木偶艺人开始走上舞台。

    当时,县实验木偶剧团没有固定的团址,演职员借居在罗峰剧院门楼和县文化馆的几个小房间。1981年,罗阳进行城镇建设,拓宽横街,剧院门楼被拆除,文化馆的旧房子也拆建,演职员没了演练之所。于是,县文教局向省文化局争取到补助经费2万元,加上县财政拨款2万多元,于1983年在东门外石龟背建造剧团综合楼。楼房原设计四层,因经费不足,仅建二层楼房,但不管如何,剧团演职员总算有了演练阵地,皆大欢喜,对木偶戏的前景满怀憧憬。

    木偶戏演出县实验木偶剧团创办后两三年,迎来一段木偶戏的辉煌时期。艺人们走出泰顺,到庆元、龙泉、龙游、景宁和福建寿宁、政和、建瓯、邵武等地演出。1981年,获悉江西爱看戏的群众较多,又坐车远赴江西的鹰潭、南昌等地巡演。剧团拿着县文教局的介绍信到各地演出,每次去下一站前,都先由跑前站的人去联系,张贴演出宣传广告,一站一站地巡演下去。后来,因木偶戏没有之前那么受重视,工资得不到保障,人心涣散,有的艺人离开剧团,自己拉起戏班子到乡村演出,自营自收。

    当然,这段时期也有令艺人欣慰与振奋的好事发生。如,1984年成立县木偶艺人协会;1986年,县文化局对文革时期查抄的木偶戏担进行调查、核实,发放退赔补助费,其中赔偿大安区的胜利木偶剧团戏担450元、雅阳区的新兴木偶剧团300元,多位木偶艺人收到补助费。

    1987年,泰顺木偶剧团到杭州参加浙江省第三届戏剧节,上演《火焰山》。剧目汲取戏剧电影《火焰山》的一些优点,精心设计舞美与特技。黄泰生、张良华、陶俊兰、蔡晓华、徐细娇、毛秀英等老中青艺人联袂表演,在布景与灯光的衬托下,台上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变化飞舞、孙悟空身子停在芭蕉扇上飞行、铁扇公主手中突然出现双剑,还有孙悟空与牛魔王互相变幻时衣服头套的瞬变,此间多姿多彩,令观者眼花缭乱。表演受到省文化厅领导的赞扬。

    木偶艺术在传承中发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影视文化走近千家万户,流行歌曲萦绕于大街小巷,不断冲击着传统木偶戏。县实验木偶剧团的演出活动逐渐减少,演职员纷纷回家耕种或改行经商,自谋出路,只剩下10多人继续坚持参加演出活动。有人建议将木偶剧团与越剧团合并,以越剧名义来保护木偶戏。也有专家认为越剧团强手如林,泰顺搞越剧搞不过人家,而木偶戏深植于泰顺数百年,传承悠久,十分具有地方特色,且当时浙江仅平阳、泰顺有木偶戏,竞争力较强,只要加大扶持力度,泰顺木偶戏就有望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1993年,县实验木偶剧团综合楼后面的一块地被拍卖,所得资金安排一部分作为12位剧团演职员的安家费。有些演职员虽然已经不在剧团工作,但难以割舍对木偶戏的热爱,经常到温州等地表演木偶戏。泰顺木偶戏的未来在孩童,有艺人试图通过排演儿童木偶戏,来增强学生对木偶戏的兴趣。总体来说,泰顺木偶戏进入低迷期,艺人鲜有机会在大舞台上露脸。省里有些专家甚至以为泰顺木偶戏已然消失,当有人向其提及泰顺木偶戏,常报以惊讶、怀疑的神情。而在同时期,平阳县木偶戏搞得有声有色,泰顺有几位优秀的木偶戏人才流失到平阳等地。

    应邀来泰顺工艺玩具研究所指导编排儿童木偶戏2000年初,泰顺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撰书籍《泰顺木偶戏》,这朵戏剧奇葩引起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县里在6月召开木偶戏抢救工作座谈会,呼吁重新组建木偶剧团。黄小友、徐细娇、蔡晓华、包日拼等原县实验木偶剧团的成员积极响应,各自掏出2000元筹建剧团,排练木偶戏,以志不忘。正当艺人们紧锣密鼓地排练,喜从天降,第三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向泰顺木偶剧团抛来橄榄枝,也是这场盛会将泰顺分散的木偶艺人重新凝聚在一起。艺人鼓足干劲,在影剧院加班加点地训练。经过三个多月辛苦排练,泰顺木偶剧团于这年10月代表浙江省前往泉州参加盛会,上演大型木偶神话剧《火焰山》以及折子戏《徐策跑城》和小品《济公遨游木偶节》等,其精彩的表演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赏,并荣获优秀奖。

    当泰顺木偶剧团载誉而归后,艺人们在县影剧院进行汇报演出,燃起山城百姓那份对“柴头戏”久违的热情。又过了一个月,艺人们将新成立的剧团命名为“泰顺县木偶艺术剧团”,到2002年正式挂牌,这是艺人们自发组成的股份制剧团。

    此后几年,泰顺提线木偶戏陆续收获殊荣,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很多艺人被评为非遗传承人。泰顺提线木偶戏与泰顺木偶头雕刻、泰顺药发木偶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它们互有渊源、互为依存。在一个县里三个木偶项目同是“国字号”,这是罕见现象,也是我县木偶文化的优势。

    当年县里创办实验木偶剧团,培养了一批木偶艺术人才,使得木偶艺术赓续绵延。木偶艺术的整体繁荣,需要一支德艺双馨的队伍,一片滋养戏曲的热土,一条代代传承的艺脉。泰顺木偶戏在艺人创新传承中发展,使得这个艺术瑰宝恒久不衰。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

    首发网址:http://taishun.yunhaoren.com/guaikuang/18888.html
    查看全部泰顺概况信息
    发布一条泰顺概况信息

    • 您可能感兴趣
    • 泰顺新发布
    18861362223